植树节




种植一棵小树


绿化一方净土



你知道吗?

今日是植树节

全球增绿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力

1亩树林1年制氧可供65人呼吸



 #植树节

鹏城三月,春色正浓,

万物萌动,满目苍翠。

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绿色未来。


植树节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树节有何意义呢?

其实,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



#植树节的历史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1979年2月,在邓小平主席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1912年5月,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

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植树节节徽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寓意着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清明节又称

“植树节”


#清明节为何又称植树节#


除了春耕春管,自古以来,中国还有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因此也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植树栽树的大好时节。



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植树还跟祭祖有关,因为坟墓大都是在野外,往往会被杂草覆盖,有时候去祭祖找坟墓都要花费好长时间。


于是就有人在坟头种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这样就会更加显眼了。后来就逐渐被人们效仿,也变成了一种习俗。




孩子是我们的树苗



孩子是父母和我们最珍贵的那株树苗,家长就是种树的人,老师和家长一起修剪树叶,施肥浇水的人,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修剪,给予充足的阳光,树木才能长得挺拔。



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都会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 The  End —


编辑 | 妙妙

图片 | 妙言妙语

| 妙言妙语少儿艺术教育 |


欢迎加入我们


更多校区及课程详情可咨询各校区老师,联系电话及二维码如下: